糧油加工環節節糧減損現狀
糧油加工環節的糧食損失量較多,造成糧食損失的環節也較多。我國糧油加工環節造成的糧食損失占糧食損失量較高的比例。據國家糧食局統計,每年我國在糧食儲藏、運輸和加工環節損失糧食約 350 億公斤,相當于 666.67 萬公頃耕地的產量,其中加工環節損失糧食約 75 億公斤,占 21.4%。目前我國的小麥出粉率約為 75%,稻谷出米率約為 65%,大米拋光次數過多,碎米率過高。糧油加工的環節非常多,包括原料處理、清洗、加工、包裝等多個環節,這些環節都會造成糧食損失。以小麥加工為例,小麥加工損耗體現在 7 個方面:,機器收割小麥中帶殼小麥較多,帶殼小麥在初清和清理過程中被清理出來,成為下腳,造成浪費;第二,過度清理造成部分小麥被清理出來或破碎,成為下腳;第三,清除的癟麥、碎麥利用不夠;第四,過分追求精度,出粉率下降;第五,胚芽和麩皮食用化利用不足,資源利用率低;第六,工藝裝備較落后,配粉粗放(大部分在線配混),配粉系統缺乏或停用,造成小麥利用率低;第七,包裝及應用過程中造成的浪費,主要是袋裝粉造成的損耗。
、儲存檢測:糧食自身品質檢測主要依據《儲糧品質判定規則》規定的項目進行檢測,糧堆因子的檢測主要是依據國家頒布的《糧油儲藏技術規范(試行)》規定的項目如糧堆溫度、糧食水份、害蟲密度等。、出庫檢測:主要進行品質檢測。糧食儲存檢測、安全糧、半安全糧、危險糧的劃分依據《糧油儲藏技術規范(試行)》的規定,按含水量劃分儲糧等級,即根據糧食水份與儲藏環境溫度的關系,分為安全糧、半安全糧和危險糧。
倉儲機械安全操作規程。根據不通機械設備的結構、性能、工藝流程及技術特點等,分別制定安全操作規程,確保其正常使用和操作安全,使機械滿負荷運行,避免“大馬拉小車”、“精機粗用”或超負荷運行。建立糧油倉儲機械設備檔案。新購入的糧倉機械設備,應及時進行編號,妥善保管其使用說明書,建立檔案卡、使用卡、維護保養登記卡等,為設備正確操作及確保完好率提供技術保障,對重要的電氣設備要分類編碼登記立卡。
您好,歡迎蒞臨上谷倉儲設備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